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铜仁市2023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字号:

12月11日,铜仁市2023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今年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和救灾救助工作。应急指挥体系和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自然灾害防治协同联动持续向纵深发展,救灾救助和基层物资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逐渐形成了“防-抗-救”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应急指挥体系不断健全

制定《铜仁市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铜仁市较大及以上灾害事故快速响应工作总方案》《铜仁市汛期极端天气信息报送制度》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持续推进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和机制建设,着力创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形成自然灾害各类指挥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分工协作,市、县、乡、村、社会力量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

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气象、防汛抗旱、应急一张图、危化平台、视频中台、消防等数据融合,初步建成“功能全面、标准一致、衔接紧密、高效运转”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指挥中心。

聚焦信息报送、应急值守、资源共享、风险防范、应急准备等内容,与气象、水务、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全方位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灾害事故协同应对能力,逐步形成了高效统一的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联动响应和应急救援机制,灾害防范和救灾救援一体化体系日益完善。

灾害防范措施更加有力

强化极端天气预警预报和会商研判。运用自然灾害预警平台发送预警信息18.5万余条,利用移动、联通、电信通讯平台发布预警信息2900万余条,提醒广大干部群众及时转移避险。

突出抓好汛期灾害防范。督促全市484座水库、596座重点山塘、410处山洪灾害危险区落实防汛安全“三个责任人”。组织力量深入水库水电站、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危险区等重点部位开展汛前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隐患834条,全部落实整治措施。

压紧压实森林防火责任。优化完善五级包保责任体系,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林长7999名,落实梵净山、佛顶山、麻阳河等重点部位防灭火末端责任。组织18863名生态护林员持续开展“清山护林”行动和林区林缘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累计巡查护林180余万人次,劝阻、教育违规用火195起,排查整治隐患点906处,发放和张贴“清山护林”相关宣传资料20.5万份。

常态化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修订完善《铜仁市地震应急预案》,编制《铜仁市较大以上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快速处置工作手册》和《铜仁市地震灾害应急行动清单》,进一步规范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优化调整274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完成12个地震预警终端设备安装运行,结合人口数量和灾害点分布情况,着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成避难场所167个,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灾害应对处置科学高效

针对灾害救援和救灾救助修订了《铜仁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铜仁市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应急预案》。今年以来,铜仁市先后发生了1月中下旬的低温凝冻灾害、“4·2”风雹灾害、“6.18”洪涝灾害等较大规模灾情。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认真抓好会商研判和风险管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面投入应急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共启动应急响应7次(其中防汛Ⅳ级响应5次,救灾IV级响应2次),组织召开防灾减灾风险研判会议4次,成功应对干旱灾害12次、洪涝灾害38次、风雹灾害32次、地质灾害4次,紧急避险转移群众1.44万人,转移安置群众3127人,投入冬春救助资金5891万元,救助受灾群众27.93万人。争取救灾救助资金1234万元,救灾物资220.3万元,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理赔11477户,理赔金额达1052.45万元,最大程度减轻受灾群众灾后恢复重建压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防灾减灾基础持续巩固

持续巩固乡镇“五个一”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向村级延伸,制定出台了《铜仁市村(社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成村级应急管理服务站2947个,村级救援队伍2914支、39430人,村级应急指挥平台2947个,应急安全网与村(社区)综合网实现深度融合,36709个小型经营场所、17125个重要风险点有人跟有人管,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持续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收录市级预案46个、县级总体应急预案12个,开展应急演练2854次,其中市级11次,县级61次,乡镇级2782次,参与演练17万人次,形成市、县、乡、村立体化救援体系。开展便携式卫星通讯与无人机图传联网指挥模拟演练12次,为灾害事故现场救援指挥提供可靠、便捷、高效的通信环境保障,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持续加大基层防灾减灾装备设备投入,以国债项目申报为契机,积极向国家申报基层防灾工程79个,资金需求38.37亿元;依据国家《“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积极申报市本级、思南县、印江县、松桃县4个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新建项目,项目申报资金7000万元。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900万元,建成村级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打通了灾害预警、应急指挥最后一公里;建成1个市级、10个县级、181个乡镇级、2761个村级物资储备点,储备32类47.87万件应急物资,总价值约4397万元。

认真开展“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和宣传教育活动,累计覆盖群众50余万人次,制作各类宣传品、视频173.44万份(条),群众避灾避险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和“回头看”,持续推进防灾减灾“五进”活动,基层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加强。

会上,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强化担当抓落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尽心尽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