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随着端午节的临近,粽子,作为端午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标志性美食,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而思南的传统手工粽,凭借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古朴醇厚的韵味,在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心中的“顶流”,更是游子们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
在思南县城城郊囍苑农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正耐心地指导食客们体验包传统手工粽的乐趣。制作传统手工粽的准备工作颇为讲究:一片片翠绿的粽叶,经过清水反复洗涤,再用干净帕子仔细擦干,焕发出清新的光泽;雪白圆润的糯米提前浸泡,吸饱水分后更加饱满;三线五花肉被切成均匀的薄片,精心调味;现打的咸鸭蛋筛选出晶莹剔透的蛋黄;金黄的腊肉切成小块;饱满的绿豆洗净沥干,每一样食材都饱含着匠人们对传统美食的敬意。准备就绪后,包粽子的工作正式开始。只见粽叶在老师傅们手中灵巧翻飞,三两下便折出完美的漏斗形状,接着填馅、压实、捆扎,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蕴含着多年的经验与技巧。
思南囍苑农庄包粽子老师傅兰显芬一边包,一边告诉大家包粽子的要领:“包好手工粽,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捆粽子时的力度。包紧了粽叶要破,包松了又要散,所以必须是刚刚好才行。”
为了满足顾客对传统手工粽的热爱和需求,囍苑农庄除了加派人手提高产量外,也不断地根据市场反馈推陈出新,让手工粽更具市场竞争力。“端午节来了,我们农庄准备了不同口味的粽子,除了传统的白粽,还有绿豆粽,另外还包了咸蛋黄鲜肉粽,还有地方特色的腊肉粽,都还是比较受大家的欢迎。”思南囍苑农庄负责人张碧琴说。
包好的粽子冷水下锅,经过一个小时小火慢煮,浓郁的粽香味飘满了整个农庄,端上新鲜出炉的粽子,朋友们品一品粽香、尝一尝粽味,聊一聊家常,让欢笑声尽情地与粽香相互交织,体验一份不一样的美好时光。
来自内蒙古的食客杨婕,对新出炉的手工粽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包贵州的手工粽,我非常喜欢吃这里的蛋黄肉粽,虽然说平常在超市都可以买得到粽子,但是在端午节吃自己包的粽子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情怀和滋味。”
传统手工粽,不只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游子们浓浓的乡愁。这个端午,不妨来思南,尝一尝这饱含深情的手工粽,在粽香中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寻一寻记忆深处的家乡味道。(融媒体中心记者韩继丹刘汉滨邓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