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思南县鹦鹉溪镇积极探索乡村医生服务机制,改变传统的“村卫生室+村医+群众”服务模式,建立片区医疗服务团队,全面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鹦鹉溪镇下辖8个片区31个村(社区),总人口约3.15万人,脱贫攻坚期间该镇已基本实现村卫生室和村医全覆盖。2024年初,因人才短缺逐村配备一名合格村医成为难题,部分村医为镇卫生院下派或邻近村巡诊同覆盖,加之工作量大,农户分散,村医难以按时完成上门服务任务。据统计,在村医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比25%,年龄50岁及以上占比39%,学历水平、业务能力参差不一,加之村级卫生室数量多,硬件设施有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变化的就医需求。若不主动求变,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将相应受到影响。
“难则变”——划片区,改机制,组团队
该镇按照片区工作责任制,综合考虑业务专长、学历程度、区域范围、老中青搭配等因素,组建8个片区医疗服务团队,成立片区中心卫生室,将服务机制从“村卫生室+村医+群众”转变为“中心卫生室+片区医疗服务团队+群众”。
中心村卫生室基于片区人口分布、地形地貌、硬件设施条件等因素科学选址,便于村医开展入户诊疗工作,也便于村民前往就医。此外,将片区下辖村的村医整合为医疗服务团队,选拔责任心强、组织能力较好、经验丰富的村医担任片区医疗服务团队负责人,负责传帮带并协调团队内部各项事务,确保中心卫生室和团队正常运转。
同时,各片区结合自身情况,将片区进行网格化划分,每个网格明确包保医生,每两名村医按照AB角互补,负责网格中农户随诊、签约服务、健康宣传等工作。
“变则通”——机制畅通,群众叫好,成效显著
“以前,村民一打电话来就马上要骑着摩托下村入户去看病。忙的时候,连村卫生室都空无一人,其他村民到村卫生室找我,都找了个空,他们着急,我心里也着急。但是现在成立了片区卫生服务团队,中心卫生室随时都有人,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也有人协助,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了。”鹦鹉溪映山红村“摩托医生”村医余勇说道。
从“单打独斗”变成“组团下组”,村医们工作激情明显提高。“以前村民生病大半夜入户都是一个人,现在不仅有伴,而且有些病情自己拿不准的,还可以向团队其他人请教”。马河片区村医说道。
“村里老人多,平时村医都是哪里打电话就跑哪里,根本跑不过来;现在几个人跑,而且中心卫生室随时都有人在,就医很方便,我们非常满意!”村里群众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为片区卫生服务团队点赞!
据悉,该镇自片区医疗服务团队成立以来,已开展医疗上门服务620余次,接诊病人760人次,开展健康宣传28场次,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得到有效巩固。“下一步,我镇将在提升医疗团队服务水平、激励村医主动作为、完善基层医疗设施设备上继续下功夫,真正做到让群众就医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该镇卫生院院长讲道。(卢维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