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传真
思南瓮溪:探索产业链党建联盟 赋能茶叶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字号:

近年来,为破解部分村思想不解放、产业空白和合作社空壳等难题,思南县瓮溪镇积极探索“党建联盟”发展新模式,实现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优化组合,推动全镇茶产业基地种植端、农技服务端、资源整合端、加工销售端、联农带农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瓮溪镇发展种植高端白茶10000余亩,村集体累计实现分红194万余元,发放务工工资3000余万元,带动1600余人实现就近务工。

组织联建 做好茶叶基地种植端

一是党委统筹。因地制宜,建立“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平台共建、群众参与、合作共赢”机制,带领全镇涉及产业发展部门负责人、支部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外出考察学习,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思南县福禄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确定了发展高端白茶的发展思路。二是支部联商。以支部引领、党员能人示范、村集体合作社主导,利用党员活动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就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和解决村集体产业发展空白、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治理较弱和发展合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进行联商。截至目前,推动13个村(社区)抱团发展种植茶叶,开展党建联建20余次,外出考察学习2次,梳理20余条抱团发展措施。三是基地共建。建立“党支部+县农投公司+农商行+农户”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在13个村(社区)发展种植白茶、黄金叶、奶白茶、金香玉、极白等5个高端茶品种10000余亩,形成以马家山、大面坡、大寨村为核心区,竹山村至上坝田村为核心带以及沿线多个茶叶基地的“三核一带多基地”的生态茶产业布局。

技术联研 做好茶叶农技服务端

一是选好人才队伍。由农业党支部牵头,围绕茶产业发展需求、茶产业基地现状和茶产业经营主体技术服务需求,挖掘发现一批茶叶产业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重点培育茶园租户、农民合作社带头人、采茶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茶民队伍,育强乡村人才队伍。2021年以来,培育采茶工、致富带头人和茶园租户5000余人。二是专业防控培训。依托县茶产业发展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等“专家库”力量,通过专家集中授课、基地学习观摩等方式,定期组织茶农、茶企等主体开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茶园管理技术等专题培训,讲解绿色有机生态茶园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内容,现场演示茶树修剪、开沟施肥、松土除草等实操技能,提升茶农、茶企茶园管理水平。2019年以来,组织茶园管理现场培训会90余场,培训茶农近4000人次。三是分片包保服务。按照“1名副科级领导+1名中级职称干部+1名农技人员”方式,组建6支农技专家精准服务团队分村分片联系包保服务,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除草、统一病虫害防控,“四个统一”进行标准化服务,按照“哪里需要去哪里”的方式,到茶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家中开展集中会诊,确保技术服务无“死角”,实现科技助农服务全覆盖。2021年以来,累计实地指导服务2400余次。

资源联谋 做好茶叶资源整合端

一是整合配套资源。积极向上对接,吃透摸准各项政策,由农业党支部牵头与林业和农业等部门争取茶叶合作基地管护项目和茶叶烘干房配套建设项目。近年来,争取5个茶叶合作基地管护项目共474.1万元;争取退耕还林项目1400余万元;争取资金510万元建设司都坝村和余林村茶叶烘干房,配套茶叶烘干车间、仓储中心、管理用房和千伏安供电设备等配套设施。二是整合劳务输入。探索“政府统筹+茶企主导+村级服务”三位一体劳务保障模式,由机关支部党员联系周边兄弟乡镇协助招工,各村(社区)党支部积极组织在家劳动力上山采茶,同时通过网络发布招工信息,破解“采不赢、忙不赢”难题。2025年自春茶采摘以来,瓮溪镇为茶企输入劳动力2000余名。三是探索返租倒包。探索“返租倒包”新模式,由茶叶企业拿出丰产优质茶园作为“返租倒包”试点,通过面积锁定、协议签订、管护培训、技术服务、责任包保、物资供应、盘点清理让企业与农户共管茶园。2024年,200亩‘返租倒包’试点共收购茶青1.58万斤,产值达到70万元,茶青的下树率提高50%以上。

产业联兴 做好茶叶加工销售端

一是精细加工提升附加值。坚持市场导向,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行动,由福禄寿党支部积极将春茶、夏茶和秋茶分别引进浙江安吉白茶“白叶1号”“香茶”“刀切龙井”3种加工技术,摊放、杀青、理条、搓条、初烘、摊凉、焙干、整理等各个制茶工序,2024年,加工“白叶1号”3.5万余斤,“香茶”5000余斤,“刀切龙井”10000余斤。二是注册商标提升品牌度。由公司党支部积极申报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产地产品质量认证和驰名商标,通过拍摄茶叶宣传片、参加优质农产品展销活动等方式有效提升瓮溪白茶知名度。目前,瓮溪镇茶叶已注册“福禄寿”商标,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三是订单生产提升市场率。依托福禄寿公司在人力、财力、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聚集到茶叶销售端,与浙江安吉和松阳茶商签署订单生产、技术帮扶协议,畅通“黔货出山”渠道,全面提升瓮溪“福禄寿”白茶产业市场占有率。2021年以来,销往江浙地区成品茶叶达5.9万斤以上,收入4900余万元。

利益联享 做好茶叶强村富民端

一是促进群众增收。坚持把农户聚到产业链上,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利益联结“得红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茶园土地流转投入1100余万元,惠及1820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带动1300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年收入平均增加3000余元。二是促进村集体分红。以“村党支部+县农投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福禄寿公司”模式,通过实施“茶园贷”将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社进行利益联结,实行固定分红,通过申报项目,使集体通过资金入股方式与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益”模式进行利益联结,明确“托底分红”机制,公司按投入项目资金的5%进行保底分红给村集体,根据市场因素,以上下浮动在10%,不超过20%的比例进行效益分红,9个村集体累计实现分红194万余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公司获益。思南县福禄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市拥有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家企业,以万亩高端白茶为基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2019—2020年相继获评市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021年高端白茶斩获“2021年思南县春季旅游启动会暨‘东方帝景’·春茶文化旅游周活动”斗茶赛“茶王”称号。近年来,累计下树茶青40余万斤,产出干茶10万余斤,产值达5000余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