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传真
产值1200万!4260亩生态茶园迎丰收
字号:

春染千山凝翠,茶香漫云端。思南县枫芸乡4260亩生态茶园迎来“指尖上的丰收”。晨露未散,采茶工人踏露而行,竹篓中翠芽翻涌,山间处处跃动着春日的“增收图景”。

走进枫芸乡红旗村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一芽一叶都散发着淡淡的茶香。采茶工人们一人一篓,灵巧的双手在茶树间翻飞,娴熟地采摘着今年的第一茬春茶。此刻,枫芸的茶叶迎来了它们最得意的时光,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春天的故事与希望。

“随着气温回升,茶叶长势较快,加上春茶量少珍贵,早一天采摘的口感和晚一天的大不相同,所以采摘时需要做到争分夺秒。”枫芸乡红旗村茶叶基地负责人张羽太说,目前每天有100多个工人采茶,每天可以采摘茶青200至300斤左右,当天采摘的鲜叶晚上八点之前就有来自遵义湄潭的茶商运走。

今年春茶长势喜人,得益于适宜的气温条件,红旗村的茶树漫山遍野都“冒了尖”。自三月中旬起,茶园里便响起了采茶人的欢声笑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采一斤茶青是30块,现在我已经采了差不多两斤,一天算下来也有一百多块钱。”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的村民勾中花,去年开始回到村里的茶园干活,通过不断的学习,她熟练掌握了采茶技巧,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庭,她觉得非常满意。

山上采茶忙碌,山下制茶飘香。枫芸乡青山村生态茶加工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了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在青山村的700多亩茶园里,工人们每天清晨便开始采摘茶青,中午前将采摘好的鲜叶及时送到村里的茶厂进行加工。

经过摊青、揉捻、烘干等多道工序,一片片鲜叶摇身一变,成了色泽翠绿、香气清幽的上好春茶。

“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品质最佳,所以对我们来说采茶和制茶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目前每天基本上都是四、五百人采茶,茶青产量多的时候一天在2000斤左右。”思南久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费建强说,为了保障茶叶品质,山上收茶青的时候有严格的采收标准,山下加工制作的时候也要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

枫芸乡不仅拥有“绿水青山”般的自然美景,更蕴含着“金山银山”般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当地将茶叶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不断提升发展目标,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探索市场开拓创新,通过发展茶叶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既带动百姓致富、又保护生态环境的乡村振兴之路。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目前全乡已建成连片标准化茶园4260亩,预计今年可采摘茶青27万斤、带动690人稳定就业、9000余人次群众就近务工增收、茶叶产业综合产值预计达1200万元。”枫芸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石正祥说,枫芸乡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今年的茶叶质量和产量较去年都有所提升,为茶农和茶企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敏 孙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