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大河坝、许家坝片区烤烟中后期田管暨不适用鲜烟叶处理现场培训会在大河坝镇白家坳村召开。县烟草专卖局、大河坝镇、许家坝镇相关负责同志,烟农代表等60余人参加。现场会通过“田间课堂+经验交流+工作部署”三合一模式,为烤烟产业提质增效“把脉开方”。
盛夏的骄阳下,白家坳村的烟田里,烟草站技术人员熟练地开展技术实操演练,细致地讲解注意事项,传授经验诀窍。技术“精耕”与产业“深耕”正交织成一幅乡村振兴的丰收图景。
“下部叶光照不足、顶叶结构僵化,这类烟叶必须及时清除,否则会‘争肥争光’,影响整株烟叶质量。”在白家坳村标准化烟田中,技术员手指烟株,向烟农现场演示不适用鲜烟叶识别与处理技术。烟农们围成一圈,边听边记,不时提出疑问。
“以前田管靠‘老经验’,现在靠‘新技术’。以前觉得多留叶就能多收烟,现在才知道‘少即是多’。不适用鲜烟叶处理后,烟株‘瘦身’了,但‘腰包’更鼓了!”烟农老唐感慨,今年按技术员指导,清除了20%的下部叶和顶叶,烟株通风透光性更好,中上部优质叶比例也提升了。
会议强调,当前烤烟生产已进入“管好一亩田、增收一季烟”的关键期,田管就是“钱袋子”工程,技术到位一分,收入增加十分。要抓田管技术落地,促烟叶品质提升。抓不适用烟叶处理,促烟叶结构优化。抓绿色防控推广,促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强化安全意识,筑牢从源头筑牢烟叶烘烤及存储期间安全防线,确保烟叶、烟农安全,全方位推动烤烟生产工作提质增效。
接下来,大河坝镇将以此次现场推进会为契机,持续加强烤烟产业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烤烟收购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为烟农朋友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烤烟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严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