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传真
思南大河坝:鲜桃缀满枝 丰收采摘忙
字号:

进入夏季,各类水果陆续上市。思南县大河坝镇的桃子也迎来了丰收季,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果农们抢抓农时,忙着将这份丰收的甜蜜采摘入筐。

走进大河坝镇马鞍村桃子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桃树翠绿挺拔,硕大红艳的水蜜桃挂满了枝头,惹人喜爱。工人们穿梭在桃树林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果子摘下,动作轻柔娴熟,脸上尽是丰收的喜悦。

“目前园区成熟的是红桃系列的水蜜桃,今年挂果情况还是不错的,产量应该在20至30万斤左右。”贵州金桃子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丹丹说。

思南县大河坝镇位于武陵山腹地,区域内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不高。过去,在马鞍村还流传着“马鞍、马鞍,山荒水缺人也干”的顺口溜,道出了村庄往日的困苦生活。2018年,当地因地制宜大力推行荒山石漠化治理,引进贵州金桃子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按照“集中流转,规模经营”的思路,鼓励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荒坡上大规模种植优质桃树。

“整个园区以马鞍村为中心,共种植了1800亩桃树,今年已全部迎来盛果期,预计总产量在80至100万斤。”董丹丹介绍,基地的桃子主要通过抖音、顺丰小程序,以及直供百果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销往深圳、广州、重庆、成都等地。

荒地流转金为群众提供了稳定的“保底收益”,而“优先务工”更让难以外出务工的中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就业机会。

“我们平时在果园管理桃树,这段时间,桃子熟了,就摘桃子、装箱、打包,离家又近方便照顾小孩,每年收入差不多2万块钱,干起来还顺手。”思南县大河坝镇桃子基地工人张羽香满脸笑意地说。

据了解,马鞍村桃子种植基地目前共种植有黄桃、红桃、油桃3个大类,共10余个品种。多年来,该基地一直坚持绿色种植理念,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基地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培育出的桃子不仅产量高,且具有皮薄肉厚、色泽鲜艳、口感脆甜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主要是用大豆煮熟发酵以后作为肥料,疏果的时候将百分之九十五的果子疏掉,只留百分之五的精品果,每一棵树大概200个果子左右,所以园区的果子基本上都是三两以上。”董丹丹说,每一个果子外面都会套上袋,防止病虫害,保证果子的品相和口感。

从荒草丛生到果香满园,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业,大河坝用一颗颗桃子串起生态与经济的“双赢链条”。在这里,荒地流转“转”出了活力,特色产业“种”出了希望,乡村振兴的答卷上,也写满了群众的幸福笑脸。接下来,当地将持续立足资源优势,做精林果产业,全力推动种植规模化、品质绿色化,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