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7841
走进思南
-
悠悠思南,浩浩乌江,水通巴蜀,地望潇湘。在2230.5平方公里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分布有17个镇、3个街道、8个民族乡和487个行政村、42个社区,孕育着汉、土家、苗、仡佬、蒙古等民族约70万人,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楠木之乡”“全国花灯之乡”“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业(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千年舟楫往来,乌江帆影点点,岁月的跫音诉说着历史的亘古永恒。汉置永宁县,元设宣慰司,明清为思南府,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得乌江航运之便,自古商贾云集,经贸繁荣,属贵州开发最早的县份之一,是乌江中下游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之美誉。
六百年云蒸霞蔚...
[更多]
-
思南县位于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中心地带。全县地域面积2230.5平方公里,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8个民族乡,有汉、土家、苗、蒙古等民族,总人口数约70万人。县政府位于贵州省思南县府后街政府大楼。
街道:思唐街道、关中坝街道、双塘街道;
镇:塘头镇、许家坝镇、大坝场镇、文家店镇、鹦鹉溪镇、合朋溪镇、张家寨镇、孙家坝镇、青杠坡镇、瓮溪镇、凉水井镇、邵家桥镇、长坝镇、板桥镇、大河坝镇、香坝镇、亭子坝镇;
乡:思林土家族苗族乡、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宽坪苗族土家族乡、枫芸土家族苗族乡、三道水土家族苗族乡、天桥土家族苗族乡、兴隆土家族苗族乡、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
[更多]
-
思南位于贵州省乌江中下游,地处东经107052/~108028/,北纬27032/~28009/,东邻印江县,南接石阡县,西界凤冈县,北倚德江县,总面积为2230.5平方公里,距离贵州省会贵阳市375公里。
思南之名源于历史上的建置。《禹贡》荆州之属,春秋战国先属巴国南境,后属楚巫黔中地。
秦隶黔中郡,汉属巴郡涪陵县。汉末分涪陵县地置永宁县,治今思南。蜀汉改万宁县,为南中属地。
晋,万宁县仍属涪陵郡,郡治汉复县。
北周武帝宣政八年(578),以万宁县地置费州,亦名涪川郡。
隋初,废费州,开皇五年(585)于费州地置涪川县(今思南)。
唐初,属思州。贞观四年(630),分思州的涪川、扶阳2县置费州。...
[更多]
-
思南县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07°52″-108°28′,北纬27°32″-28°10′,黔东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达重庆涪陵。总面积2230.5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思南县境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的北部边缘,居武陵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之间。河流和山脉沿这些构造线发育,乌江干流由西南角进入县境,沿北东向至塘头江口折向北流,将县境分为东西两部分,因乌江干流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思南县境形成东南和西北边缘高,中部乌江河谷低的“V”字型基本轮廓。东缘最高海拔1481米,西北部最高海拔1302米,而中部乌江入境处海拔38...
[更多]
-
人口
截至2024年末,思南县总户籍人口664699人,总人口数约70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08‰,人口自然增长率2.62‰。民族
思南县主要民族为汉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土家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
[更多]
-
教育事业稳健发展。34所幼儿园“园园达标”工程通过省级验收,被教育部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中考700分以上人数全市占比23.41%,居全市第一。全县高考综合改革首考实现良好开局,新增设县第八中学高考考点,清华北大录取7人,985院校(含C9)录取215人、占全市34.85%,本科上线率62.94%、较去年上升5.74个百分点,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
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善。组建河西、河东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成塘头、许家坝、大坝场3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在全市率先启动检查检验共享互认工作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实现县乡公立医院机构检查检验共享互认。县人民医院成为全省首家达到医学检验结果国际认可标准的县级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