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委员谈丨孙秋艳:“三个坚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今年来,我镇聚焦“一强二富三创”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接续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深化产业发展模式,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坚持组织共建,培育乡村发展“领头雁”。巧借省农商行结对帮扶东风,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强班子、强队伍、强素质、强管理、强服务的“五强”措施有效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牢牢握紧发展主动权。一是强班子。按照“群众公认、办事公正”的原则,选优配强“知识新、思路清、肯实干、愿奉献”的班子,带领全村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及时学习贯彻上级政策,把准产业发展方向。定期召开班子会,集体研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发展经验,总结阶段工作,安排下步任务。二是强队伍。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同志吸纳到积极分子队伍,按照定期安排学习任务、定期了解工作动态、定期汇报思想动态和发展思路的“三定期”培养方式,促其早日成熟。三是强素质。研究制定《党员干部会议制度》和《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每周开展1次集中学习,每月召开1次党员大会和3次群众会,每天下午召开落实会。开设“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重点围绕政策法规、深化改革、社会治理等进行学习。四是强管理。完善村级干部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将“德、能、勤、绩、廉”作为村干部考核内容。制定村党支部、党员双向承诺等制度,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规范村民行为。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五是强服务。采取支部带领帮助理清思路、能人带头帮助发展产业、产业带动帮助增收致富的“三带三帮”方式,明确党员的帮扶职责。在精准识别、管理贫困户的基础上,实行“村支两委干部每人帮两户、两名党员帮一户、一个产业大户帮一户、十名小康村民帮一户”。利用本村十联户、院坝会等方式为群众做好服务。通过建“民心党建+三变+春晖社”陈列馆,以丰富的乡愁文化唤醒在外游子回报家乡的赤子情怀。

坚持共商共股,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一是开好“三个会”瞄准发展方向。采取村党组织集中会商、党员干部相互磋商、群众代表民主协商等方式,召开“三个会议”(返乡人士座谈会、青年大学生座谈会、乡贤能人座谈会)、开展“三个访”(家访离任村干部、走访村民小组长、遍访党员群众)等形式,共同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商议投资方向,找准产业发展方向。二是因地制宜选好发展模式。地形呈梯子状,自村委会向上海拔逐级增加,该村围绕全镇“山顶建茶园、山腰建果园、山脚建家园”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有效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在规模生产、抵御风险、提高效益、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优势,采取“村集体经济+村干部+农户”的方式,组织种植大户、经营主体围绕“山顶建茶园、山腰建果园、山脚建家园”的产业布局发展产业。三是村组干部带好头汇聚发展合力。为有效提升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村组干部带头入股、带头领办产业,共同分担产业风险、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坚持共治共享,绘就乡村发展“新画卷”。一是修订村规民约,坚持网格化管理。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按照“因地制宜、无缝衔接、科学划分”的原则,划分网格,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书记牵头,村干部、党员和村民组长、驻村干部等为主的村级社会治理主体,将人员、服务下沉到网格,形成目标明确、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村民自治原则,围绕社会治理、移风易俗等村级事务和热点难点问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注重在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约束,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卫生示范户”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加获得感、安全感、舒适感。二是细化利益联结,深化成果共享机制。村集体资源入股分红的资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明确全村村民、合作社滚动发展资金、管理者报酬、脱贫户等人员的分红比例,形成“多元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